廣告

【胡.說樓市】投資拆細「工作室」有無得諗?

港人居住空間愈來愈細,上周睇完「共居概念」,咁工作環境又如何?目前在港持有90萬,基本上與物業絕緣,連一個車位都買不起的時候,竟然可以買起一間「工作室」。從投資角度睇,又諗唔諗得過?

事實上,由一層工廈拆售出來的「工作室」,近年相當流行,但部份業主為求用盡樓面,一劏三、四十間,走廊九曲十三彎,故選擇「工作室」時,必須留意是否符合政府及消防條例。

視乎地區、入場價不用100萬,不受辣稅束縛是賣點,問題是但求短時間升值脫手,又是否可行?

實情樓市辣招無鬆綁,資金四方八面湧入工商鋪、以至車位市場,參考差估署資料,過去一年,港九新界工廈價格都有升幅,九龍區升幅最大,按年大升近20%,去到每呎8,780元,新界也升近15%。

但是否代表納米「工作室」也有同樣升幅? 前提要視乎租客有無承接。但分析員也建議,投資者在選購這些工作室時,還要考慮日後的重售能力,以及按揭問題。

住就住納米樓、連工作也愈趨迷你化,下一步會否邁向「共享工作室」(Co-working space)?

據外資行《仲量聯行》報告,現時全港有50間類近營運商,在全港80個地點提供Co-working space,總樓面超過100萬呎,在短短三年間增長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