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可能觸發股災的四件世界大事

美國股市正身處史上最長牛市,如果情況持續至3月,將會是連續第11年錄得增長。近月市場向好,不單是因為美國經濟強勁和貿易前景改善,還有賴破紀錄的股份回購催谷盈利、企業稅率下降,以及央行實施低息率政策。有見及此,審慎的投資者都明白,爆發股災只是早晚問題。

雖然最近股市回落,主要指數仍然非常接近歷史高位。與此同時,考慮到全球增長相對疲弱,加上企業股份回購放緩等眾多經濟因素,投資者應該對2020年的市場前景抱持更謹慎態度。除了可能觸發美國衰退或股災的經濟趨勢外,下列的四項政治因素和突發事件亦可能打破現時局面,令漫長的牛市結束,擔憂本年度會發生股災的投資者務必密切留意。

1.冠狀病毒不斷蔓延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散比預期快,成為2020年首個嚴重打擊市場氣氛的不利因素,而且最壞的情況還未出現。與在2003年引發沙士(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的變種相比,大眾普遍認為這款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性更高,致命程度較低。

新型冠狀病毒最初於中國武漢爆發,至今全球病毒感染者高達數千人,死亡率持續上升。武漢和其餘11個中國城市現時處於封鎖狀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警告病毒正加速散播。

目前,種種早期跡象顯示冠狀病毒會對企業運作造成影響。 舉例來說,鑑於病毒加快擴散,迪士尼(Disney)已在1月25日關閉位於上海的主題樂園,麥當勞(McDonald’s)星巴克(Starbucks)等企業亦暫停疫情爆發地區附近的業務,騰訊也將英雄聯盟電競聯賽延期。

於中國出現疫症後,歐洲、澳洲和東南亞相繼發現確診個案。另一方面,病毒亦傳入美國,最新的確診人數達三名。假設病毒在中國境外採取相似的散播軌跡,我們有理由預期消費者行為、企業運作和整體市場氣氛也會受到同樣打擊。

市場最怕遇上不穩定因素。新型冠狀病毒加速蔓延,防疫和醫治患者方面缺乏重大進展,將令投資者憂心忡忡。根據1月23日CNBC的報導,不少分析師估計病毒對股市的影響只屬短暫,惟在前景明朗前,市場可能會籠罩著緊張氣氛。

2.中美貿易糾紛或再捲土重來

在1月15日,作為全球兩大經濟體的美國和中國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兩國發展看似一片光明。不過,投資者絕不能以為貿易糾紛定會持續降溫。

貿易協議至少在條文中禁止了強制技術轉移(即在中國經商的美國企業須向中國政府提供技術的規定),並且更嚴格保護商業機密和知識產權。同時,中國亦作出讓步,承諾在未來兩年購買額外2,00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以減少美國的整體貿易逆差。

協議訂立了不少正面措施,但需要簽約國遵守和切實執行其主要內容方能發揮作用,故此2020年的貿易環境轉差實在不足為奇。事實上,從第一階段協議的執行條款看來,現時貿易紛糾的緩和局面很容易被打破。

在一份協議中,要是A國認為B國違反約定,可以實施與相關損害相稱的關稅措施,而毋須擔心B國開徵報復性關稅或採取其他報復行動。如果B國不滿A國「出於真誠理由」加稅,則可以無條件退出貿易協議。

中美之間的第一階段協議的確為解決貿易矛盾鋪路,不過兩國似乎是暫時停火多於講和。許多分析師認為,協議能在短期內令兩國衝突降溫,可惜貿易戰的不少重大和根本議題還是懸而未決,包括網絡安全、未解決的知識產權保障問題和中國政府在主要行業的角色。

美國總統特朗普(Trump)希望提高連任勝算,於是積極達成協議,但此事並非十拿九穩。根據IMA Asia董事總經理Richard Martin估計,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生效至今年底的機會只有一半,延續到2021年的機會更低至25%。

3.中東局勢再添不穩

2020年1月3日,美軍以無人機空襲伊拉克巴格達機場,擊中當時在兩輛車上的伊朗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Qasem Soleimani)及九名同行者。是次行動的合法性遭到質疑,事後大批民眾上街示威,並攻擊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白宮則指行動合理,原因是蘇萊曼尼與大使館事件有關,並正密謀再襲擊四間美國大使館。然而,由於有關襲擊行動屬於近年鮮見,結果激起伊朗緊張局勢。

為報復蘇萊曼尼被殺,伊朗軍方發射導彈突襲伊拉克美軍基地。事件中並無美軍死亡,其後局勢亦趨緩和,不過據報襲擊令34名軍人患上腦損傷。阿富汗長期處於戰爭狀態、敘利亞的潛在動盪、伊拉克局勢日益緊張,以及與伊朗的關係惡化,令中東繼續成為影響全球市場的重要一環。

話雖如此,區內軍事行動可能升級,卻未必會對股市構成打擊。事實上,在戰爭或是軍事行動增加的時期,市場偶爾會大幅發展。不過,這裡要再強調一次,市場最怕遇上不穩定因素,中東現時局勢亦較一年前動盪。在蘇萊曼尼死後,市場對矛盾升級的反應平淡,之後緊張情況緩和,但問題遠未完全解決。

假如您覺得中東問題聽起來錯綜複雜,那大概是因為事實的確如此,而且上述的一連串說明只是觸及到皮毛。簡而言之,現時的國際關係發展不容樂觀,投資者憂慮潛在危機爆發,於是對近期前景抱持悲觀態度。

4.引發熱議的美國總統大選和政治氣候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競爭日趨激烈,唯一能肯定的是候選人將要面對充滿爭議的一場硬仗。市場假設由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很可能在彈劾案中否決將總統特朗普定罪,因此不太擔心現任總統被罷免後引發的潛在影響。然而,隨著大選臨近,政治氣候越發不穩,或許會動搖投資者信心。當中,有一名候選人可能會對市場造成特別嚴重影響。

縱然前紐約市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和麻省參議員華倫(Elizabeth Warren)均有機會爆冷跑出,民主黨的總統參選資格似乎還是前副總統拜登(Joe Biden)和佛蒙特州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之爭。在勝算較大的兩人之間,市場對拜登較為放心,他亦在大部分全國調查中佔優。另一方面,桑德斯有力贏得提名,兼且形勢大好,最近更在美國總統大選的網上賭盤中領先。

事實上,在CNN最近期的全國調查中,桑德斯獲得27%受訪者支持,超越拜登的24%。早前華倫有望領先,華爾街一度反應激烈,現在桑德斯有機會取得民主黨提名,甚至坐上總統寶座,估計市場將會加倍動盪。

桑德斯一直要求全面取消特朗普在過去數年推動市場向上發展的減稅措施。此外,他亦表示會提高金融交易稅,以開拓財源免除學生貸款。他提倡分拆大型企業,並特別點名迪士尼、Comcast威訊(Verizon)AT&T為潛在目標。他更提出一系列合理預期會削弱投資者信心的建議,包括上調資本增值稅、對資產淨值超過3,200萬美元的美國家庭每年徵稅,以及禁止股份回購。

在6月,對沖基金經理Stanley Druckenmiller曾表示,由桑德斯擔任總統的話,企業股價將會從當時水平下跌30%至40%,部分分析師甚至認為跌幅不止於此。拜登和特朗普通常被視為較有利商業發展的候選人,可惜的是,即使他們勝出2020年大選,也不太可能顯著改善美國日漸分化的政治環境。

無論11月3日的大選花落誰家,全國將有約一半選民會對結果失望。這本來不足以觸發股災,但大選結果和整體政治氣候將構成重大的不利因素,特別是在經濟數據有欠理想的情況下,總統選舉將會成為跌市的有力催化劑。

上述風險對投資者的意義?

根據過往經驗,要把握市場時機和預測跌市實在難如登天。對大部分人來說,最理想的做法是按兵不動,而非胡亂揣測市場升跌。公道地說,投資者已經從過去十多年的牛市中賺取了豐厚利潤,現在也是時候調整組合,為不利市況作好準備。他們亦可以預留部分現金,方便在市場調整期間以極低價買入優質企業。

至於有意盡量減低風險的投資者,則不妨減持增長型企業,轉投派息大方、業務穩健的優質防守股。在買入並持有增長股時,投資者最好避開投機股,並集中買入往績不俗、具備長遠成功優勢的頂尖企業。破紀錄的牛市也許距離尾聲還有好幾年,然而,投資者也應該審時度勢、訂立切實可行的目標,再作出明智選擇。

延伸閱讀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