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專欄:疫情對經濟的打擊有多大 要看民眾怎麼想

【彭博】-- 疫情爆發期間,事後諸葛來看可能是一筆資產:前車之鑒有助於指引公眾做出決定,避免重蹈覆轍。不幸的是,如今可以借鑒的經驗教訓並不多。

儘管政府正在採取各種刺激措施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經濟影響,但不管是降息還是增加預算都不太可能讓人感到寬心。真正影響到經濟衝擊嚴重程度的正是消費者的行為。人們如何看待自己生病的風險與實際感染病毒的概率之間的差異有時會很大,過去的經驗、生動難忘的畫面或僅僅是恐懼心理還會加大二者的差距。

亞洲開發銀行去年10月份發布了一項研究,將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對經濟造成的許多損失歸咎於心理因素。2003年疫情高峰期時,在香港的公眾調查中,23%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很可能或可能被感染。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當時香港的感染病例總數為1,755例,約占香港人口總數的0.026%。而在台北,在對感染SARS後的死亡概率打分時(總分5分),74%的人給的是4或5分,實際死亡率為11%。

「在普遍信息不足和存在壓力的情況下,人們可能會對感染風險做出帶有偏見的主觀判斷,」紐西蘭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的Ilan Noy和Sharlan Shields在亞開行這篇論文中寫道。「如此會滋生恐慌情緒,使人們做出次優決策,從而導致成本過高。」

(Daniel Moss是重點關注亞洲經濟的彭博視點專欄作者。本專欄並不代表彭博編輯委員會或彭博有限合夥企業及其所有者的觀點。)

原文標題Economic Hit From Coronavirus Is All in Your Mind: Daniel Moss

欲聯繫中文編譯請洽: Lijun Du 北京 ldu40@bloomberg.net

欲聯繫中文編輯請洽: Alex Chi achi2@bloomberg.net

欲聯繫作者請洽:Daniel Moss 華盛頓 dmoss@bloomberg.net

欲聯繫英文編輯請洽:Rachel Rosenthal rrosenthal21@bloomberg.net

For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please visit us at bloomberg.com

Subscribe now to stay ahead with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news source.

©2020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