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裡聆聽,書寫聲音地誌

Track2:聽自然‧現聲景 在自然裡聆聽,書寫聲音地誌
Track2:聽自然‧現聲景 在自然裡聆聽,書寫聲音地誌

聯覺思考的能力,使得轉譯自然聲音景觀直覺化。

下一趟旅程、下一次走訪故鄉田野,

都能「聽」見不經修飾的感受、偶遇美好。

撰文‧圖片提供/劉致宏

《聲音地誌 Sound Geography》出版計畫為筆者自二○一五年,經藝術駐地、旅行、考察等路徑,持續蒐羅了幾個城市樣本,包括:日本山口県、菲律賓達沃市、馬來西亞亞庇、汶萊斯里巴加萬、澳洲雪梨,以及臺灣高雄、恆春、北投與臺南臨海地區等地,累積成為「聲音紋理資料庫」。嘗試將身體開發成感受眾多聲響的聽覺器官,並在計畫中以文字記錄、訪查口述、影像、素描線條等連結轉化,探索「聽覺視覺化」的可能。針對在地人、物、故事和環境書寫創作,經過蒐集相關資料與聲響素材,發掘當地環境豐富的文化底蘊,以類檔案整理的方式編著成冊,讓讀者閱讀文字、圖像與影像的過程中,連結想像和聽覺經驗,更試圖提呈不同城市、地域之間的對照。此創作目前累計七冊,未來也將透過藝術駐地計畫、旅行田野等方式持續進行。

聲音、自然與生活的關係

泰雅族的傳說裡,有一種靈鳥名叫「希利克」(Siliq),族人打獵、出草或是重要祭典之前,都會仔細聆聽此種鳥鳴,「預判」行動的吉凶預兆。七月初正值復興鄉水蜜桃盛產之際,走訪山林間幾處部落和果園,下過午後大雨的部落空氣清新,格外安靜,逐漸遠離的雷聲和越發響亮的蟬鳴環繞山谷,夜裡與退休的老獵人相談甚歡。

我始終相信人的感官連接在一起。攝影術保留視覺、語言得以溝通,是否曾想過,聽覺在動物的保護機制裡頭沒有被演化過程淘汰,在五感裡頭與嗅覺同樣無法關閉。周遭的聲音不斷出現和消失,成了帶來許多訊息/訊號的角色,讓我們判別當下環境安全與否、遭遇危險等;我們對於聲音或說「聽覺經驗」的記憶、描述和理解,其實與其他感官是連動的,心理學上稱為「聯覺」(Synesthesia)。聲音不只被聽見,從眼睛的視覺到耳朵的聽覺,從手腳的觸覺甚至整個身體與皮膚的感知都在接收感受聲音。

試想沒了文字和攝錄器材,我們如何留下聲音、保存從聲音出發的文化聲景?聲音地誌就從那天一閃而過的念頭開始。除了人類在現代化工業(例如:機器)和機械複製狀態下可重複播放的聲音(例如:唱片、電話),日常環境裡仍然充滿了人與自然相互對照的豐富聲音景觀,聲音也變成另一種發散式的訊息媒介。

列舉書寫過的篇章為例,在雪梨港灣的鸚鵡島(Cockatoo Island),海鷗此起彼落地在船埠築巢、育雛期間的警誡性鳴叫,帶出的時空是環境變遷與物種棲地的共存與干擾;回到臺灣,原住民獵人狩獵時在山谷間以動物擬聲作為遙距的溝通訊號,衍伸連結了因應地貌與狩獵技巧、文化智慧等的思考;來自國境之南的茂盛椰林與採茶呼喊、製茶產業的聲音,也形塑了恆春半島的熱帶氣候與族群融合的歷史文化;再將目光投放到婆羅洲的溪流以及日本山林,潺潺流水的上方兩米橫越著當地居民出入交通賴以為生的便橋,從橋墩的痕跡能看見數次維修補丁的過往,很難想像每當雨季暴漲時,拍打沿岸吞沒耕地的洶湧浪濤,當下伴隨著河水流過反而聽見的是偏遠地區的建設困境;在日本山口県跟隨當地植物學家走訪不存在地圖上的無名石灰岩洞穴,除了洞窟裡原始的蝙蝠和昆蟲生態,還聽得見遠方幽幽如電影《紅豬》(日語:紅の豚)裡曾描繪的地下湖泊,盛著一滴一滴從鐘乳石柱上滑落的水。當下伸手不見五指的視覺失能,反而開啟了最大化的敏銳聽覺感受。

在自然裡聆聽、書寫與轉譯

聽過漆黑山洞深處匯聚的地下湖泊、震耳欲聾的蟬鳴無限迴繞、原始森林秘境的五色鳥鳴、海風吹過扇形鹽田的海潮、婆羅洲每逢大雨就淹沒便橋道路的溪流,幾冊聲音地誌書刊裡,幾乎都收納了與自然環境聲音相關的篇章。環抱自然時空之下,放大感官,一支筆、一張紙,甚至一塊石頭、一根樹枝、一片沙地就足夠將當下最直接的身體感受記寫下來。隨筆的線條、符號或任何可能,將聲音/聲響帶來簡單而基本的、超越聽覺的聯覺感受。

幾時開始,隨身帶著紙筆變成老派又改不掉的習慣,甚至口袋裡的發票、包裝紙,或檳榔攤、管理員那兒借來的各式紙張。因為許多聲音出現在轉瞬之間,無從預知準備,儘管收音器材在手也來不及錄下稍縱即逝的美妙。在紙上留下線條、素描或關鍵字、記號成了記錄聲音的反射動作。

然而也因為聲音無限多元的樣貌,遠超乎文字、詞彙、記號所能乘載,例如:一九五○年代開始出現西方音樂家創造的「圖像記譜(Graphical Score)」,發展出許多以抽象圖案、繪畫表現的紀錄,反而開放、貼近了音樂所欲傳達的訊息內容。

聲音的景色同時連結當下的環境、歷史與政治,東西方的文學經典映照了城市、文明與自然等聲音相互關係的描寫,如:張愛玲《傾城之戀》的篇章,從交談人聲、產業、交通與街廓等,靜態的文字描寫過渡到動態的聽覺景觀,連接其居住在城市裡的日常聲景;重讀大衛.梭羅在《湖濱散記》(Walden)深刻細微地體認許多道理的比喻和描寫時,就像一首首曲調,聲景彷彿躍然紙上。

聲音也具備了召喚記憶的能力,讓人憶起一首歌、一位父親、一個說書人的另類敘事。幼時父親朗讀的睡前讀物《喀嗤喀嗤山》,文豪太宰治身為父親,《御伽草紙》書寫在防空洞等待空襲過去時,同樣為孩子講述這篇改編的故事,每當聽見噼啪作響的柴火,除了幼時記憶,總回想起那段過盡千帆般地描述「每個男性都像那隻善良的狸貓一樣,不斷沈溺」。

也許你曾聽過諸如「叫聲清脆甜美的___」、「淒風苦雨的___」、「不遠處的沁涼溪水」等對於自然聲音景觀的形容,雖然聲音的感受、聯想與轉譯聽起來抽象而且勢必不同,但從單純直觀的聯覺思考嘗試,相信你會「聽」見不經修飾的感受,從下一趟旅程、故鄉的田野、山林間的偶遇留意起,為自己書寫一篇屬於自己的聲音地誌。

編者註:「県」為日本漢字,意指中文「縣」;為本文作者特意保留之用字。

Track2:聽自然‧現聲景 在自然裡聆聽,書寫聲音地誌
Track2:聽自然‧現聲景 在自然裡聆聽,書寫聲音地誌

劉致宏

1985年生於臺灣新竹,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現職自由藝術工作者,生活、工作與創作於臺北。近年創作持續關注:體認生命與捕捉生活經驗,用日常角度建構敘事與詮釋;創作類型多元,涵括繪畫、裝置、影像、現成物、檔案、印刷出版等,並聚焦討論在「拾得/材料/能動性」、「語言形式的轉化」與「在地關係連結」等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