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難成為金融中心

.
.

路透引述官員稱中央有意將澳門「打造」成金融中心,括建立由人民幣計價的澳門證券交易所,力推人民幣結算服務。報道仲話北京已指示國有銀行及企業,協助澳門發展。

澳門媒體今日形容為「賭城轉型」,轉為發展旅遊和金融。

事實上並不意外,早有論者建議將橫琴劃入澳門,建設「大澳門」來充當大灣區的「副金融中心」,今年2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早就提出「研究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所以這兩日的新聞,似乎就只有中央動真格派官員成就其事。

目前最有可能對澳門提振的政策是增劃土地,加大人口,並先建立交易所,搭定個棚。

 .
.

如果要發展的話,暫時坊間認為人民幣債券交易平台最為有利。根據資料,截至今年6月底,澳門居民債券投資市值達5391億元,佔整體境外證券投資的67%,當中投資內地實體發行的債券就超過2000億元,反映當前澳門人投資習慣傾向債券為主。

但如果是要做「金融中心」呢?

以2018年澳門非博彩業GDP只得1649億元計,經濟規模也實在太細,與本港的3萬4千多億GDP比,澳門池內熱錢要撐起證交所也實在不太現實。亞太區還有多個交易所可選,為何非澳門不可呢?即使將橫琴劃入澳門,雖然其近3年GDP快速增長,但也未到千億規模,疊加澳門後要支撐整個金融中心,似乎有相當難度。

.
.

澳門搞金融中心,可能會點呢?好早就有人講過,澳門金融中心最終只吸引到未能到其他交易所上市的「老千股」(藺常念說法),甚至會因為不夠成交而草草收場,如果澳門單純只是讓廣東省企業來掠水,則大可不必云云。筆者覺得,最大問題是賭博如何轉型至金融中心、疊馬仔如何變成金融才俊的問題。再者,為何不是深圳呢?根據經濟學大師張五常的說法,深圳會成為地球經濟中心,超越上海和矽谷,深圳將會是灣區龍頭⋯張氏的理據是,深圳有東莞水平的工業區,還有惠州做後盾,而且文化上對外來人才的吸引力很大。

然而澳門沒有東莞,產業與外來專才更單一得很,又何來取代深圳,成為地球經濟中心?澳門唯一優勢是「一國兩制」,但「一國兩制」內容實勢剩下了多少,則要由外國的金融機構來評價了。

===============

精選資訊網站「中環街市」 臉書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