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三十】89年出世通識老師:香港有獨特角色傳承歷史

【六四三十】89年出世通識老師:香港有獨特角色傳承歷史
【六四三十】89年出世通識老師:香港有獨特角色傳承歷史

六四事件今年30周年。30年前,一群一腔熱血的學生為中國建設民主,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掀起一場波欄壯闊的民主運動,令不少香港人為之動容,成為港人政治啟蒙的重要里程碑。

1989年出生的張先生在中學任教通識和歷史科,雖然沒有親身經歷六四事件,但父母每年都身體力行,帶同他參與六四遊行和燭光晚會,令他開始認識六四和有所體會。

張先生畢業於浸大歷史系,他表示從讀書過程中接觸和了解中國歷史,更覺得香港應藉其獨特角色,傳承這段歷史。他又表示當課程觸及香港時事,就會向學生講解六四的歷史,希望藉著向學生講解六四,觸發他們思考和發問。

張先生於1989年11月出世,六四發生時他仍在娘胎,不過父母每年都帶他參與六四遊行和燭光晚會,從父母身上聽到很多六四在香港的情況。張先生從小學開始自行尋找有關六四的資料閱讀,慢慢地認識六四和對六四產生體會,坦言「好難接受一個政府用軍隊鎮壓一啲平民百姓同學生」。

雨傘運動過後,社會充斥無力感,不少人認為參與遊行示威已無作用,不過張先生認為最主要是有人仍記住六四事件,以身體走出每一步,守護香港的核心價值,「每個人走出嚟都係一把聲音,要話畀香港其他巿民知道,六四係有需要記著,幾時平反或追究責任反而係其次,最緊要仍有人記得六四、企出嚟肯講,用身體行每一步,呢啲對香港人嘅精神,或一直相信嘅核心價值非常重要」。

張先生已在中學任教通職科和歷史科5年,他指出,當課程觸及香港時事的時候,會向學生講解六四的歷史,他希望藉著向學生講解六四,觸發他們思考和發問。他說校方沒有因老師教授六四內容而施壓,「無壓力,老師嘅責任就係同學生講事實,歷史科就要教中國歷史,呢樣嘢(六四)係唔應該否認,或者因為政治因素而擔心同逃避去承擔責任」。

會否因1989年出世而更希望認識「六四」?張先生指1989年出生只是一個偶然,明言任何年代和年紀都應紀念六四,「唔會話特別呢一年出世而做呢件事(認識六四),而係有需要做呢件事(認識六四),因為不是純粹是年份或年代嘅紀念(六四),任何年代出世、知道呢件事都應出一分力」。

過去有學生和學生會杯葛支聯會活動,稱不認同支聯會的五大綱領,包括平反六四、建設民主中國等。他認為有學生杯葛支聯會,是緣於他們把著眼點放在香港的民主進程,不過他認為中國民主和香港民主應同時兼顧,「中國同香港同時都要兼顧,我哋覺得中國民主深深影響香港民主,所以兩邊都追求先係最好嘅做法」。

他又說最近有教科書刪去六四的內容,擔心下一代或因「洗腦教育」遺忘六四,故他認為作為年輕人,應把六四的來龍去脈告訴下一代,以具體行動傳承這段歷史。

對於最近政府修訂《逃犯條例》,張先生指很多巿民擔心今次修訂影響港人一直信任的法治制度,並損害香港人對「一國兩制」的信心,作為老師亦有責任表達對修例的看法。

就讀浸大社工系一年級的陳同學與社工學會的成員一同參與遊行,他初次認識六四是在中四的中史科,他說首次看到鎮壓片段時,畫面深深印在他腦海裡,使他感到十分震撼和傷痛,「呢班學生手無寸鐵點解要被坦克輾過?以和平方式表達訴求,政府呢個(鎮壓)回應係不恰當!」

至於為何今天參與遊行?他認為作為學習過和知道這段歷史,應有責任企出來,向一些不知六四歷史和被誤導的人道出六四真相。陳同學批評政府藉修例將異見人士移交大陸,又認為社會未有共識前,政府不應硬推,批評政府做法頑固和不可取。

點擊瀏覽《香港01》更多內容和圖集

你可能感興趣:
【六四三十】天安門四君子周舵 難忘與軍官談判撤離廣場生死一線
【六四三十】天安門四君子周舵反思激進革命文化:民主憲政路遙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