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倡換地發債 加快釋放新界地

■港大舉行公眾論壇,討論釋放新界土地發展潛力。

【星島日報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為期五個月的「土地大辯論」公眾諮詢就快進入最後階段,香港大學昨舉行公眾論壇,邀請私人發展商、測量師及學者等,討論釋放新界土地發展潛力,解決本港住屋需求。港大科斯產權研究中心倡議設立「土地區劃整理」制度及引入可自由買賣的「土地債券」,政府可透過換地及發行債券,吸引土地擁有人參與,加快釋放新界地皮,興建公私營房屋。 新界有逾四千公頃私人土地,惟部分土地業權分散,難以整合,未能做到地盡其用。港大房地產及建設系副主任蔡鴻達在講座上表示,研究中心提出的「土地區劃整理」是以地換地的制度,並在日本、德國等多國沿用多時,讓土地業主自行整合一個區域的用地及業權分布,並自願向政府提交一定比例的「發展商責任」土地,例如三成至五成,再向城規會申請發展,並經政府規劃及預留比例興建公屋及基建等後,業主可在原區換取一塊面積較小、惟發展潛力更優秀的土地,從而解決目前新界土地業權零散的問題。 中心亦建議,政府向土地業主發行「土地債券」,並可讓債券自由買賣,日後持有人可用設有面值的債券加現金競投土地,而政府亦可快速收集大範圍用地發展。身兼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港大房地產及建設系主任鄒廣榮亦指,新界土地的地契將於二○四七年到期,若土地業主向政府售出土地,並獲得「土地債券」後,他建議債券的有效日期可延至二○四七年後的一段時間內,避免私人土地業主在短時間內,向政府大幅拋售土地,以免突然加重政府財政負擔。 新界鄉議局執行委員的資深測量師陳東岳則指,「土地債券」對新界私人土地業主未有太大經濟誘因,因業主現時可將土地放租,每月有定期收入。出席講座的華懋集團行政總裁蔡宏興亦支持研究中心提出的兩個建議,認為有效釋放新界閒置土地。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出席另一活動後指,若社會上大部分聲音不支持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土地,小組將如實反映,相信房協屆時會停止大欖及水泉澳旁的兩幅郊野公園邊陲地帶用地試點的第二階段研究,但現時小組沒有任何前設立場,小組稍後會初步整合多場公眾諮詢意見。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