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s Lecture】橋牌易學難精 最緊要夠「腦」力

【體路 X Junior】香港代表團在今屆雅加達亞運勇奪8金18銀20銅,46面的獎牌數目為歷來最多,當中橋牌絕對是港隊突破歷史的關鍵之一。香港橋牌隊在亞運的成績非常悅目,首登這個舞台即奪2銀2銅,實力位處亞洲上游。不過對於這項歷史悠久但冷門的「腦力」運動,或許大家都會感到陌生,今期《Sports Lecture》就請來香港大學橋牌學會為大家介紹它的獨特之處!

跟學會的訪問在一間面積不大的音樂室內進行,1張枱、4張椅、4個人和數副啤牌就能開始。這個看似簡單的運動又如何吸引眼前的幾位大學生呢?碩士生陳威哲(威仔)坦言早就喜歡紙牌遊戲,6年前接觸橋牌後隨即對它著迷:「橋牌是個可以易學難精的運動,最有趣的是能在每個細節都做得很精細,也要和拍檔好好合作才能勝出。」難精,在於橋牌所需的技術和戰術含量很高,單單要估計對方手持的牌及會用的牌路已需要累積不少經驗,「橋牌不如打麻雀或『鋤大D』般個人化,在橋牌當中與拍檔的合作比做好自己或許更重要,我覺得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藝術。」

今次Sports Lecture邀得香港大學橋牌學會為讀者介紹這項運動

登上亞運舞台有助發展

正是這個「難度系數」,令不少初學者接觸橋牌後很快卻步,學會主席張金豪(Ken)感受特別深刻,「我們的初學班本身有很多人參加,但大部分都因為橋牌太難而放棄。他們的興趣可說像一個『U』形,如何在興趣下跌時留低他們去繼續研究就變得很重要。」今天每個人都手機不離手,要將學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留下來鑽研橋牌的確不易。

儘管如此,香港依然在橋牌比賽中取得成績不俗成績。除了亞運的2銀2銅外,港將在年前的U21世青賽亦曾奪銅而回,得獎者都是「威仔」的好友,「看到他們能上頒獎台也感到很光榮。」「威仔」4年前加入香港青年隊,雖然斷斷續續參與比賽和訓練,但對他而言這段時間的進步卻是最快,「因為港隊內最高水平的牌手會與我們一起訓練,能夠在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技巧。明年6月我就有機會最後一次代表青年隊出戰比賽,希望到時也有好成績。」

橋牌雖已為為亞運正式項目,但在不少人眼中始終並非一項正規運動。「數年前真的沒有想過智力運動(mind sports)能成為亞運項目。我覺得只要有公平規則,而且可以明確分出勝負的話就可以介定成運動,有些運動也不用出汗的啊!」旁邊的Ken亦異口同聲點出橋牌與其他運動的相似之處:「與拍檔的合作、公平的競賽和規則等都是其他項目的共通點,所以,腦部運動也算是運動吧!」登上了亞運的舞台後,或許眾人對橋牌的印象便能慢慢改觀,說不定在不久將來會有香港的橋牌運動員踏上奧運會頒獎台!

橋牌簡單玩法講解

4名玩家分成兩隊,在一張方桌四邊相對而坐。開賽時4人需要「叫價」,訂下本局的「合約」,亦即是莊家要吃到的磴數(合約數+6)。開始後一名玩家引牌並由莊家同伴攤牌,其餘輪流出牌,每輪點數最大的玩家吃磴,即是贏出該輪(A最大、2最小),再計算13輪後莊方吃到的磴數決定是否完成合約。

玩家就是用這些牌來「叫價」或以「pass」來讓其他人「叫」。

當然,這只是最基本、最簡單的玩法,比賽當中還有很多不同的規則和戰術要玩家慢慢學習。

橋牌歷史悠久 1935年首辦世錦賽

橋牌的起源可追溯至1904年,當時的橋牌玩法與現時接近,同樣需要先決定合約和莊家等。及至1925年,一名叫范德比的美國人提出了更公平的規則,亦成為現時的「合約橋牌」基礎。自此之後,橋牌賽事開始得到規範,首個世界錦標賽更於1935年舉行。2008年,橋牌首次成為世界智力運動會項目,10年後更成為亞運會競賽項目。港隊在今屆亞運憑男子隊際、超級混合團體及男女子雙人奪得2銀2銅的佳績。

圖、文:麥景智
原文刊登於Sportsroad Junior Issue#28

Sportsroad Junior

Sportsroad Junior》為全港首本月刊學界體育報,創刊號於2016年1月隆重出版,內容涵蓋全港各區學界體育賽事,現時派發據點超過全港170間中學。我們正陸續增加免費派發的學校數目,如學校有興趣訂閱本刊,請電郵至 junior@sportsroad.hk,並留下 學校、負責老師、班級數目、所需訂閱數量等資料,我們會盡快回覆及安排,謝謝你對《Sportsroad Junior》的支持。

我們目前亦設有以下公眾派發點:油麻地Kubrick書店尖沙咀YMCA會員服務部修頓室內場館票務處麥花臣室內場館亞洲運動及體適能治療中心旺角分店、九龍灣Mega Ice元朗區體育會沙田體育會、大埔體育會,數量有限,派完即止。另外,我們亦有個人訂閱服務,詳情可按此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