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關注5000億發債上限會否上調 政府稱視乎情況或有空間

【on.cc東網專訊】立法會在2021年通過綠債計劃的借款上限為2,000億港元,政府早前提出擴大綠債計劃,並改名為政府可持續債券,同時增設基礎建設債券計劃,兩個計劃合共借款上限為5000億港元。政府強調不會靠發債處理財赤,未來發債上限視乎情況或有上調空間。

根據《借款條例》第3(1)條提出的擬議決議案小組委員會 今舉行會議。金融服務界議員李惟宏問到政府未來是否有意再上調發債上限。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秘書長(財經事務)陳詠雯重申建議借款5000億港元上限已顧及未來5年發債需要,但未來可能會視乎政府財政需要進一步調整發債上限「可能再有調整嘅空間」。

身兼行政會議召集人的議員葉劉淑儀指政府稱950至1,350億港元純粹政府用作支付基建開支,不會用作營運開支,但她發現政府營運開支都有發債,以去年政府每年發650億港元債券,今年更發超過700億港元,要求政府交代總共發債金額,又關注發債的利息開支為何。

葉劉淑儀指政府現時有將部分資產交予基金經理投資,然而當中全部為外國基金經理,部分甚至不以本港為基地,舉例指外國其他地方,如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政府,都規定需要先發展本地基金產業,問到政府會否考慮參照有關安排。

陳詠雯回覆表示,會在會後向葉劉淑儀交代具體數字,又強調政府會用減低公務員編制、整合資源,不會靠發債處理財赤部分。她指以過往利息開支平均為為3.1%,估計開支會相若,又承諾會向有關部門轉達意見。

議員梁子穎關注債券容許機構投資者投資,同時可容許市民經機構投資者購買債券,以投資至強積金,問到市民經機構投資者從強積金投資項目是否會有管理費支出。陳詠雯強調市民一般可以投資投資機構,而政府讓機構投資者優先投資只是希望讓市民在強積金中有一個穏定回報的投資選擇。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